魏紫熙山水画价格(204年6月价格表)
如何评价钱松岩及其作品?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提的好。因为现代绘画更注重大写意的绘画成就,对于工笔画和小写意绘画的成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美学的不公平,也是对绘画成就的不公平。
例如,山水画家钱松岩,花鸟画家王雪涛,他们都是现代非常杰出的画家,大家也都非常喜欢他们的绘画,但是,好像对他们的评价不是很高,这与他们取得的实际成就,是非常不相符合的。
因此,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钱松岩先生是现代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就绘画成就来说并不在傅抱石之下。有些方面还要比傅抱石更加优秀。
例如,傅抱石的山水画,过于的铺张笔墨,以花鸟画的方法画山水,往往对山水画的深入刻画就不管充足了,这一点,傅抱石与张大千李可染是有距离的。
李可染的桂林山水画。
如果我们比较钱松岩和傅抱石,傅抱石更注重雄健奔放,而钱松岩更注重细腻温馨。
两个人的艺术风格是没有办法代替互比的。
但是,美的感染力是完全可以比较的。
如果说傅抱石的山水画如大河奔流,那么钱松岩的山水画,更像是一泓清水,明净秀丽。
钱松岩先生作为从旧时代过来的画家,他在山水画题材的改革中,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成功。
我们认为,钱松岩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内容新,更可喜的是美学新的成功。
如果仅仅是内容题材新,而没有新的美学,那么,这种新还不能说是真正的新。
例如,钱松岩对太湖美的表现,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历史上画太湖的画家很多,例如,元代画家赵孟頫就画了《水村图》。但是,真正画出太湖美的画家,是钱松岩,这是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倡新内容新风格。
很多画家,也非常想画新生活,但是,总是因为技法和美学,以及思想的修养有限,虽然画了新生活,但是,艺术没有新的美,所以,被嘲笑我“旧酒瓶装新酒”。
如何做到新生活新山水画的统一,中国画家做了大量的努力。后来李可染与张汀罗铭三人在北京颐和园举办了一次“中国画写生展”,这次写生展,标志着新山水画的出现。
但是,真正创作出新山水画的美学,只有李可染一人。
而钱松岩,在七十年代,紧随李可染,画出来完全崭新的新山水画。
我们完全可以说,钱松岩的新山水画,比李可染的美学更急成熟。
具体表现在,钱松岩以小写意绘画技法,细腻地刻画了江南秀丽的田野山川。同时,钱松岩还把城市美与山水美结合起来。
最重要的是,他在处理这些题材的时候,山水画的美是第一位,笔墨的美是成功的。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钱松岩先生,除了以太湖美最为成功,他的其他山水画题材也是得心应手,这是因为他具备大师的美学创造能力。
所以,钱松岩是画出现代新山水画美学的一位大师。
在大写意盛行的时代,他的小写意风格也是最独特最有美学价值的。
钱松嵒(1899一1985),少时受父亲影响对书画有兴趣,临摹芥子园画传,19岁时进入在無锡的省立高等第三师范,受美术老师胡汀鹭指导,研习石涛,石溪,沈周等画艺,还未毕业,在無锡己有些名气,毕业后,先后在小学,中学,美专任教。我翻看了上海书店根据1927年线装旧版影印出版的"近代名画大观",里面全是吴昌硕,吴湖帆,吴待秋等名家作品,其中看到有钱松嵒的六幅山水,此时他仅28岁,而从画上题跋看,都是他24岁时画的,可见他出名之早。
水墨山水,24岁时作,
山水,39岁时作,
1957年,被聘为江苏画院首批画师,后任画院院長,为新金陵画派重要代表画家,擅山水,花卉,书法,画風受石涛,石溪影响颇深,強调骨法用笔,喜用雄浑古拙之颤笔,用色大胆独特,绚丽明艳,意境深远,形成浑厚沉着浓郁清新的艺术风格。看钱松嵒的画,各个时期有不同特点,早期(30一40年代),以清秀疏淡为主要特色,中期(50一70年代,以工整绚丽为主要特色,晚期(70年代以后)作品老辣厚重,增加短而粗的颤笔,焦墨,青绿著色減少,笔墨作用加强,更加自由奔放。选几幅作品,最后两幅是指墨画作品。
延安颂,成交563.5万元
龙源口,
娘子关大瀑布,81年作,几乎全用焦墨写出,
钱松嵒也擅花鸟画,这里仅选一幅,
指画作品,
指画作品。
什么是中国传统国画?现在还有哪些重视传统国画的艺术大家?
什么是中国传统国画?现在还有哪些重视传统国画的艺术大家?先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传统国画?就是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房用具和传统的笔墨技法,在宣纸上画的画,再经过装裱后成为完整的中国画,简称为国画。它号称东方艺术,屹立在世界画坛。中国画分为山水、人物、和花鸟三大门类。(如图所示)
山水画 《秋染黄山》 傅元亮
人物画 《锺馗图斩妖图》 傅元亮
花鸟画 《石榴八哥》 傅元亮
细分起来包括:年画、界画、花卉、禽鸟、走兽、虫蝶、鳞介等画科。从表现形式上又分为工笔、淡彩、重彩、勾勒、没骨、小写意、大写意、水墨和焦墨等画法。它还有横幅、中堂、条屏、卷轴、长卷、册页、圆形、和扇形等多种装裱形式。
中国画是以勾皴点染、干湿浓淡、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计白当黑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具体要求是: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取景布局不拘于焦点透视;它有独特的构图要求和创作法则。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沿用至今,成为中国画创作的精典。中国画还讲究诗情画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要表现形式:借山水以抒情言志,靠状物去写意传神;其特点是:以物喻人,缘物寄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这对于中国传统国画而言,就是要把历代大师流传下来的画法画论进行探讨和传承,吸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从两周、两汉、魏、晋、六朝时期,是发展的初级阶段。从隋唐到五代,是发展的成熟阶段。主要的代表人物:顾闳中、黄筌、董源等画家。(如图所示)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写生珍禽图》 黄筌
两宋时期则是中国画发展的高峰阶段。最突出的画家:张泽端、郭熙、范宽、马远、宋徽宗(赵佶)等。(如图所示)
宋代 《清明上河图》 张泽端
宋代 《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赵佶)
元、明时期是文人水墨画的发展阶段。代表画家:赵孟頫、王冕、唐寅(唐伯虎)和徐渭等等。(代表作品如图所示)
明代 《秋风纨扇图》 唐寅(唐伯虎)
明代 《牡丹蕉石图》 徐渭(青藤)
清代的水墨写意画的大家可谓群星荟萃,名家辈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朱耷(八大山人),还有赵之谦、海派“四任”和杨州八怪等等。(代表作品如图所示)
清代 《梅花图》 朱耷(八大山人)
清代 《幽鸟鸣春图》 任颐(任伯年)
近现代是大写意画发展的高峰。画家多,流派广。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吴昌硕和齐白石,他们二人都精通诗文、书法与篆刻。使中国传统的写意国画达到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融为一体。其艺术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迄今无人超越。(如图所示)
近代 《寿桃图》 吴昌硕
近代 《群虾图》 齐白石
从历代留下的传统国粹,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国画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现在还有重视传统国画艺术的大家吗?我的回答:一直都有。自建国后,我国共计举办了十三届大型美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回顾1984年十月第六届全国美展,国画展区设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大部分参展作者都全国一流的大师名家: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周思聪、刘文西、王个簃、陆俨少、黎雄才、关山月、亚明、钱松嵒、魏紫熙、宋文治和于希宁等老一代画家,他们都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精华。要全民关注,人人参与。我们希望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国家画院、央视书画频道和美术院校等机构部门的领导及专业人士都来重视传统国画。也希望中国当代国画大写意画坛的领军人物:孙其峰、张立辰、郭石夫、吴悦石、霍春阳、龙瑞、郭公达、黄格胜、陈克永、杨之光、史国良等花鸟、山水和人物画的大师名家,率先垂范,发挥余热。把关定向,正确导航,为中国传统国画的发展再创辉煌。
2021.3.25 傅元亮 写于迎春堂
何谓中国传统国画?应该就是清朝以上的古代绘画艺术作品。它是经过一代代名人大家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技法艺术日臻完美的绘画作品,经过时间检验和历史的淘洗而最终留世的艺术画作,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传统国画的内容广泛,山水、花鸟、树木、宫殿、寺庙、民宅、仕女、拱桥、小舟、鱼翁、樵夫、牛、牧童、荷花、梅花、兰草、奇石、清竹、马、高官、商贾、瓷瓶等等。画图底色多以浅红或灰黄色为基调,所画物形多为淡白色配浅兰浅红或浅灰色。线条完美流畅,人物造形清奇,山石嶙峋,溪流瀑布迭宕回转,入眼尽是造化天成,仙境美景。但都突出一个淡字。画面淡远旷古,意境深遂恒久,给人无尽的遐想和回味。
花鸟多以大写意入画,但与现实和人们的思维想象帖近,画面多以清奇著称。着色,笔法,图案都有沿袭传统的气韵。国画以现实画居多,抽象画有少部分。
而现代绘画突出逼真感和超现实形态,接近大自然颜色和照相一样清晰的程度。一频一笑,喜怒哀乐分毫毕现。如现代人物油画作品,比欧洲油画家都裸真和实体。应归为超现实主义作品。
当然,现代还有传统绘画大家。如璀如逐,范增,黄永玉等诸大师。
什么是中国传统国画,还有重视传统国画的艺术大家吗?
中国画,或者说"国画",从其文化艺术特色丶风格来说是独具中国本民族欣赏趣味热度的。是中华民族的本土艺术,有其产生发展的源流,即所谓"传统″。
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传统底蕴,从文献资料的展示,可见最早的两幅楚国帛画,其笔墨之简洁,神情之生动,已达很高的水平。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之帛画画面,造型技巧更趋完美,构图井然有序,想象力丰富。特别是漆棺上的彩绘,走兽丶人物丶流云,飞动鲜活,二千多年前的绘画技法已达高超的艺术境界。
迄至南朝,山水画逐渐脱离人物画自成一科。隋唐,人物丶山水丶花鸟,都有了高度成熟的发展。"唐尚新题",使现实题材丶故事画很流行。山水画脱尽六朝的稚气。五代,是中国山水丶花鸟画创作的辉煌灿烂期,特别是花鸟画完全独立,徐丶黄两家各树一帜。山水画,荆丶关丶董丶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高标林立,影响历代,以至于今。两宋,书丶画俱进,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流的文人画。讲求诗丶书丶画的统一,不求形似,注重笔墨趣味,极富生命活力。南宋,刘丶李丶马丶夏,院体画风,趋于程式。元代,弃院体,取法唐及五代,文人画大发展。后期派生了元四家。明中期,"吴门四家″,又使文人画居于主流。明末清初之遗民画家,发展了文人画。清六家,笔墨精好,而重临摹,使后来者相袭成风。扬州八家,另辟蹊径新路,对后来影响甚大。民国迄今,随波逐流,国画创作总未脱笔墨为主的民族风格趣味。吴昌硕丶齐白石丶张大千,徐悲鸿丶李苦禅丶关山月丶傅抱石等,有成就有影响的大家亦不胜枚举,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各呈风采,应是大众耳熟能详的。
中国画的传统,体现在笔墨丶气韵丶意境丶格调诸方面。特别是笔墨丶气韵的运用和体现,是外国洋画所不具备的。谢赫六法,总括得精到全面。
西方绘画没有"书画相通"的理念。中国画,水晕墨染,书画交辉,写风骚之意,体天地之心。其创作命意,境界用心,与文学息息相关。画面多辅以诗文书法以完善意境,使作者尽其意,赏者会其神。
只要国人不弃所爱,国画创作自会薪火相传。
从古至今一脉传承的中国画,应该是传统国画。国画与西洋油画显著区别是:中国画主写意,即通过画家的理解去表现美。追求虚幻而不言之无物,表现具象却拒绝生搬硬套。富于笔墨变化又给笔墨以灵魂。这里不是反说西洋油画不如中国画。二者同为人类多样文明中的一员,无轻重尊卑之分。至于现在著名画家谁在重视传统国画,应该说大多数画家都很重视国画,如果有不重视的,也是他自己认为的,是在国画基础上搞创新。这也无可厚非。
我们都知道国画内容丰富,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我们还知道中国画采用的是“写意”技法,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国画呢?比起古代人们总感觉现在“传统”离自己很遥远了,思想观念的开放,对艺术审美态度的改变,这一切都因为时代不一样了,
既然艺术要迎合时代的审美,那么那个时代的中国传统国画现在还存在吗?默默问一句,多长时间为一个时代,如果一个世纪为一个时代的话,很遗憾的说现在是完全看不到中国传统国画了,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人在创新国画,或者说“国画还是那个国画,只是不再是传统国画了”,
人们的审美态度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价值,所以可以这么理解“传统国画必定含有传统的思想观念,至少那时候的国画艺术家思想是传统的,而且绘画作品反映了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国画的创作工具,就好比人类的服饰一样,古人和现代人的服饰是截然不同的,
所有的绘画都属于对情绪的表达,传统国画的人物表情应该都是含蓄的吧,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人物传统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像现在的人一样大大咧咧,像西方人一样豪放,传统国画里是没有画家个人的主观情绪的,它纯粹反映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高于艺术,
比如,传统国画里的山水画,描绘的是青山绿水的景象给人身临其境的意境感,表现的是大自然原有的特性,没有人文意识在里面,就是纯粹的山水;传统国画里的花鸟画,描绘的纯粹就是它们的生长规律的一种状态,这么理解吧,中国的传统国画不像西方油画那样总是在寓意某个现实,所谓“传统”就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陆达通常识网,原文地址:http://ludatongtire.com/shenghuo/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