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真迹价格(204年6月价格表)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是否值3.08亿元?你如何评价?
王羲之的《平安帖》一共有两种,一个是行书的《平安帖》,一个是草书的《平安帖》,其中以行书的《平安帖》最为著名。
而题主所说的价值3.08亿元的《平安帖》是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在一次北京嘉德的拍卖会上,以2.75亿被拍卖,形成较好3.08亿,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价字画。
王羲之草书版《平安帖》
这本草书《平安帖》又名《告姜道帖》,其实也并非王羲之的真迹,属于高古摹本,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都是后人的摹本,最初见于宋代著名的刻帖《降帖》,后来的《宣和书谱》里面也有过记载。
这本字帖一共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主题在前半部分,一共4行,41个字,虽然上面并没有书写作者的名字,但后人一般认为是王羲之的作品。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局部1
同样,这幅作品和王羲之的其它作品一样,周围被盖满了密密麻麻红色印章,也可以做到这幅作品是流传有序的,一张卷本的书法作品,几经辗转最终流传了下来,现在的人能够看到也是一种奇迹。
乾隆皇帝曾家评价这本字帖说“可亚时晴”,意思是可以和“三希堂法帖”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相媲美,可见他对于这本字帖的赞誉之高。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局部2,可以看见“平安”二字
这样的字帖,能够卖到天价也是理所当然的吧,或许它的价值现在都不能用金钱衡量了,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既然是拍卖会上拍卖的,那就是市场认可的价格,值不值3.08亿,市场实际上已经给出了回答,它就值这个价,有人为此价格买单。
这让人想起了杜尚的那个从路边店买的小便池,不过几百块的东西,而且还是一般的生活用具,但经过杜尚这么一弄,结果,这只小便池火了。
后来杜尚买来参展的那只小便池还弄丢了(据说因为有评委觉得恶心给砸烂了,或者真的被人拿去做便池了也说不准),最后别人又弄来一只一模一样的放到展厅给展出来,现在这个赝品照样价值不菲,好像也能够卖到上百万美元。
后来还有更搞的事情,一个叫罗伯特戈脖的家伙,1988年弄了三只小便池,挂在墙,算是装置艺术,结果价格比杜尚的那只更贵,在2014年卖到了352万美元。
如果说,一只街边店可以随便买到的小便池都可以卖到数千万元,作为中国国宝级的书法作品《平安帖》,尽管是摹本,但好歹也是唐朝的书法高人临摹的,卖个三五亿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了解一下草书《平安帖》。草书《平安帖》又名《告姜道帖》,为绢本,24.5×13.8cm厘米,共4行,41个字。此《平安帖》上并没有落款,但历代收藏家都认为是王羲之所书的唐人摹本。
乾隆帝盛誉该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
这幅拍卖出天价的《平安帖》可以说是传承有序,元代大收藏家柯九思、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清代收藏家李宗孔、曹溶、梁清标等人都对其有过收藏。
正是这么多的大收藏家的背书,所以拍出3.08亿的价格也不出奇,说不定过几年还拍出更高的价格也很难说,反正,中国对这些顶尖艺术藏品,从来都不缺买家。
土豪真多!!!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也好,双勾填墨真迹也罢,都是王羲之作为书法宗师留下的珍贵学习资料,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一幅字几个亿并不过分。
因为关于王羲之的书法墨迹碑帖并不一定很多。虽然现存很多法帖,但是却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也存在一定的伪作。东晋距今年代久远,在那个书法盛行的时代,能够留给后人珍贵的书法资料,真的很难。
行书《平安帖》为东晋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今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搨,硬黄纸本。纵24.7厘米,4行27字。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平安帖》用笔犀利,沉着潇洒,清健,体势丰满,尤其是尖笔的牵带,丰富多变化,饱满,为行书融入楷书规则。魏晋笔法的自然本真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爱不释手。无论学书之人还是收藏家都如获至宝。类似这样的墨迹本来就不多。所以几个亿的价格并不浮夸,实至名归。
我特别赞成后人对王羲之的一段评价,非常准确。可以看出,作为一代唯一的书圣,他对后人的影响至今不能消退。
王羲之所表现的书法造型,如孟子道性善,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张怀瓘云:“惟逸少笔迹遒,独擅一家之美,天资自然,丰神盖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之能学,其理隐而意深,故天下寡于知音。
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门艺术,其中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及历史文献价值都是难以估量的。王義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牌的书法家,最有成就者,他的书法作品历朝历代都被作为王朝的宝物来珍藏,也是历代书法大家争相临摹、研究、效仿的典范,可谓书法史上一座丰碑或高峰,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然而,他的传世真迹又是那么绝世罕见!因此,不用说他的真迹作品价值,就是历史上书家对其作品的高品质仿作都被视若珍宝,荣登国宝级殿堂。因此其的《平安帖》创下3亿多的价格自然一点也不足为奇了。甚至其升值空间依旧是极大滴!
董其昌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师?
【文藏来答】董其昌能开拓眼界成为一代宗师,是得益于万历年代的收藏环境。
董其昌草书《临张旭怀素高闲草书》手卷
万历时代,民间收藏风气盛行。师友圈有很多收藏家与古董商(如韩世能、莫如忠、莫是龙、陆树声、项元汴、吴正志);董其昌老师韩世能藏有陆机的《平复帖》;董其昌老师莫如忠(1508-1588),藏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怀素《自叙帖》、苏轼《寒食帖》;项元汴藏有王羲之《官奴帖》、顾恺之《洛神赋图》、米元晖《云山图》等。
董其昌成为大师的一个特别经历,就是他生活在这个万历时代,民间的收藏基础很好,这个关键时代的影响是什么呢?在千禧年公元两千年的时候,《时代》杂志做了一个全球的历史学者的询问:“假如你可以回到过去,在过去的2000年里,你会想回到什么时候,回到什么地方?” 结果美国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回答说:“我最想回去的地方是16世纪的江南。”
董其昌书法作品
16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朝中叶,由孝宗朱佑樘始,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当时这个时代,在历史学家眼中就觉得那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最有文化、最有品味、最有这个生活情趣的一个时代。那董其昌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董其昌《录秦观(王诜)蝶恋花词》
这个时代有个好处就是能够接触到很多朋友,有很多古董商。你看,乾隆收藏的国宝,当时都在皇宫里面。所以我们能看到故宫里面这么多好东西。那万历时代的这些国宝在哪里呢?在民间。所以乾隆时期你看到的一些东西在万历年代的时候,是在各个收藏家、古董商这里。这对文人是个幸事。
董其昌书法作品
董其昌能够在各个家里看到优秀的作品。例如韩世能、莫如忠、莫是龙、陆树声等,这些人都是他家乡的人,董其昌自己也有做古董的买卖。所以他在那个时代,接触到很多好的作品。因为能够接触到好的作品,能够到到他们家去临摹或者借来临摹,所以眼界大开。眼界开了后整个境界就跟别人不一样。我想这个也是董其昌成为大师的一个原因。
原文作者:辛文
原文来源:《收藏投资导刊》2018年11月刊189期《何国庆:董其昌成为一代宗师的过程》(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陆达通常识网,原文地址:http://ludatongtire.com/shenghuo/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