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轿车图片及价格(204年6月价格表)
新车上市不足半年,降价超4万,别克车型为何如此频繁地降价?
其实频繁降价、上市不久就降价的品牌大有人在,这早已不是别克的专利。这里边有一个品牌溢价能力,而这个能力在合资品牌身上体现尤为明显。他们可以给自己的车型暂定一个相对较高的指导价,然后根据销售情况灵活调整,这个调整空间是非常大的。而价格方面的波动往往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他的车不值那个价,而去掉三四万后,才算是回归理性区间。对于别克来说,这几年频繁采用小排量三缸发动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给自身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英朗、凯越都是典型的例子,凯越最无奈,本想着依靠口碑复活赚个盆满钵满,结果因为三缸机搞的半死不活,现在只能依靠巨大优惠维持生命周期。
而别克曾经热销的运动中型车君威、商务车君越、现在已经被其他同级产品甩的远远的。
个中缘由我们无需过多探究,即便是老款大幅度降价也未必能力挽狂澜,新款上市价格坚挺,更不可能刺激购买欲望,而上市不久便放水,这给消费者一个心理作用,新车就有四五万优惠,一方面可以放弃老款,一方面相比同级产品性价比又高了不少。
综上所述,品牌溢价能力决定了别克可以给出一个较高的指导价,而虚高价格又留足了大幅度降价空间;主力车型纷纷跌落神坛,品牌整体销售形势堪忧,降价是唯一自救手段;再有就是奔着薄利多销的目的去搞促销。而这种手段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对于别克后市不利,没有哪一个品牌可以单纯依靠低价策略长盛不衰。
其实客观来说,别克对于降低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门槛是做出了非常大贡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别克大规模开启降价模式,应该是从2013年左右的时候,在凯越、英朗车型上首先开始的,慢慢的,全车系都开始了疯狂降价。彼时的中国车市,国产车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样的高度,其他主流合资品牌也都端着,豪华品牌也价格高企,消费者想要买到一台品牌还行、车型表现也还OK,价格不错的车,唯一的选择就是别克。
事实上,别克车型本身表现还是不错的。不管是从用料做工到外观内饰的设计,还是操控性能亦或者是隔音效果,和其他合资品牌相比,大多都有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又不显眼,比不上对手的专精,比如大众皮实耐用口碑好,丰田油耗低车型稳定性高。这就像两个都会武功的武林中人,一个专精一个领域,一个什么都涉猎,专精某个领域的人,成就自然在另外那个人之上。可两人的实际能力,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正是由于别克并没有很好的确定自己品牌发展的重点,导致市场对该品牌并没有多少期待,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和油耗两方面,已经被对手给占领了。经历了中国车市爆发性增长的前几年后,整个品牌上升通道几乎是关闭了。此时别克要想保证高增长率,或者说不让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只能是通过价格优势,来维持住先前的局面。看似少赚点,实际销量高了,一样有不菲的利润。所以,率先打响价格战也是优势。最起码,现在很多消费者一提起性价比,都会优先想到上海通用,如果要选择合资品牌,别克自然是首选。
近几年,随着中国车市慢慢呈现出一种高开低走的态势,很多车企也开启了这种疯狂让利模式,如果不放出部分优惠幅度,市场份额流失率太高。但是市场对他们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高价的老印象里,往往一说某某品牌优惠多少多少钱,都会很惊讶,什么,这个品牌还能优惠这么多,不会有啥猫腻吧?这时候的消费者就会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既然能将这么多,再等等是不是还会再降一点,实在不能降的话,大不了就不选他了。
所以说,别克的疯狂让利,也是促使中国车市车辆价格走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点来看,其实我们还应该感谢别克。另外,别克新车上市后,大多会在三五个月内开始降价促销,这是一种正常的营销模式,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只是优惠力度大都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峰值。这时候的别克车型,优惠幅度相比就比较固定,波动的幅度就比较小了。
首先要说明一点,新上市半年就降价几万的可不止别克,别克只是降价大军中很小的一部分,更何况人家还是坚持了半年的时间,有些新车上市一个月就开始降价,有些降价甚至超过了10万,其中还包含了部分豪车。
下面这几款就是新车一上市就降价、
第一款:奥迪A6
奥迪A6在刚上市时厂家的指导价为40.98万,然后,上市别说到半年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出现了降价,到现在的售价为33.81万元,降价超过了7万。
第二款:雅阁
雅阁是本田旗下目前销售最火爆的轿车之一,在初上市时低配版价格定在了19.98万,然后没经过几个月,在凯美瑞的强逼下,不得不降2万多元进行销售,目前售价17万左右。
第三款:雪铁龙新款C4L
在刚上市时厂家售价为11.69万,然后没经过一个月,直接降价超1万,未来还会有降价的空间。
第四款:路虎揽胜极光
路虎在国内的品牌不言而喻,曾经高昂的价格使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然后,曾经售价40多万的揽胜极光,如果却只要30来万,降价幅度超过了10万元,可见优惠力度之大。
除了上述品牌外还有很多都是一上市就降价,主要就是市场的动态无法把控,如果不通过降价来处理,很难得在市场上有的一席之地。
所以说,新车上市降价很正常。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陆达通常识网,原文地址:http://ludatongtire.com/shenghuo/4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