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鱼苗价格(204年6月价格表)

笋壳鱼能投喂颗粒饲料吗?

笋壳鱼是肉食性鱼,喜欢吃动物饵料,所以在养殖时最好喂它们吃一些荤食。当笋壳鱼处于幼鱼阶段的时候,喜欢吃体型小的动物,比如轮虫类以及枝角类,水生昆虫的幼虫也可以吃。

当笋壳鱼成年之后,它们喜欢吃的饵料就比较多了,小鱼和小虾是最常见的两类。另外还可以喂红虫、线虫、水蚯蚓、新鲜的鱼肉碎屑等其它食物。

可以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可以利用全价膨化饲料驯化养殖澳洲笋壳鱼,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在节约成本、保证水质、降低养殖风险、减少病害

澳洲笋壳鱼,学名为“线纹尖塘鳢”(0xyeleotrislineolatus),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otridae)、尖塘鳢属(Oxyeleotris),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底栖肉食性鱼类,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澳洲笋壳鱼个体肥硕,肉质细嫩,骨刺甚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渔业的一个重要养殖对象。 

澳洲笋壳鱼于1996年引进到我国珠三角地区,2000年开始有澳洲笋壳鱼成鱼推上市场,2004年市场开始成熟,销量增大,在广州黄沙市场,日均销量在1吨左右。可见澳洲笋壳鱼有良好的养殖前景: 

1、营养价值高:该鱼个体肥硕,肉质细嫩,骨刺甚少,味道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 

2、运输成本低:澳洲笋壳鱼可在湿润条件下无水运输,大大降低了空运成本和运输风险,使得该品种的流通相比其他水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笋壳鱼喂多大的鱼仔?

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笋壳水花鱼苗一个月能长多大?

笋壳水花鱼苗一个月能长2-3厘米。

水花鱼比较皮实,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一种比较好养活的观赏鱼。它对于水温、水质、饲料以及水中的氧气浓度要求都不是特别严苛。

它具有辅助呼吸的器官,能够在水中溶解氧不足的时候去水面呼吸氧气,所以一般不需要氧气泵。

它是杂食性鱼类,可以用喂干鱼食,也可以喂活饵,所以准备饲料也相对容易。

笋壳鱼可以和甲鱼混养吗?

甲鱼可以与笋壳鱼混养,但是得先甲鱼与鲮鱼混养,再延伸至与笋壳鱼混养,这也是继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种较好的养殖方法。其养殖操作方法是,鱼塘先投放规格为3-5G/只的甲鱼苗2000-3000只/亩,一个星期后投放500万尾/亩的鲮鱼“水花”,2-3天后再投放规格为3-4厘米的笋壳鱼苗2000尾/亩,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食物生态链,甲鱼苗摄食人工投喂的甲鱼料,鲮鱼苗以甲鱼的粪便和残饵,以及其它有机物质为食,笋壳鱼苗又以鲮鱼苗为食;当鲮鱼苗的密度减少到一一定的程度后,要补充鲮鱼苗给笋壳鱼摄食,这解决了甲鱼粪便和残饵,以及其它有机物质大量积聚造成鱼塘环境的污染问题,鲮鱼苗又成为了笋壳鱼的饲料,提高了养殖甲鱼塘的附加值(鲮鱼苗为2.5-3.5元/斤,笋壳鱼为45.00-80.00元/斤),大大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甲鱼与鲮鱼混养,或再延伸至与笋壳鱼混养,都还处于小面积的试验养殖阶段,技术还不是相当成熟,其最大的优点是鱼塘养殖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甲鱼养殖病害减少,减缓了鱼塘老化的时间,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甲鱼塘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但在混养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增氧机,防止鲮鱼苗缺氧浮头死亡,笋壳鱼虽然很少缺氧死亡,但溶解氧不足容易引起笋壳鱼摄食过量导致肠炎而死亡,保持溶解氧充足,对甲鱼生长也有利。另外甲鱼与鲮鱼混养在冬季可搭棚越冬,促进甲鱼苗的生长,也可不搭棚;但与笋壳鱼混养,冬季一定要搭棚越冬,否则笋壳鱼有可能会冻死(笋壳鱼临界死亡温度为14C以下)。搭棚越冬还涉及到鱼塘水质的管理,防病等多个问题;另外甲鱼与鲮鱼、笋壳鱼混养的密度配比问题等都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陆达通常识网,原文地址:http://ludatongtire.com/shenghuo/505.html

上一篇:五菱观光车价格表(204年6月价格表)

下一篇:广州特美声音响价格(204年6月价格表)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